老酸奶和果凍含有破皮鞋煉制的明膠”,相關部門還未給出一個明確說法,昨天,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又曝出一個令人震驚的內幕:東北、江西、浙江等地的多家明膠廠和藥用膠囊廠,采用鉻超標的“藍礬皮”為原料,生產工業明膠,然后作為生產加工藥用膠囊原料,最終經青海、吉林等制藥廠生產為藥物。記者發現9家藥廠13個批次藥品所用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
《中國藥典》規定,生產藥用膠囊所用的原料明膠至少應達到食用明膠標準,而食用明膠應當使用動物的皮、骨等作為原料,嚴禁使用制革廠鞣制后的任何工業廢料。
利益鏈 從浙江到河北
浙江省新昌縣儒岙鎮,是全國有名的膠囊之鄉。記者在當地發現,這里的膠囊出廠價差別很大,兩萬多一噸的便宜明膠同三萬多一噸的明膠比較,外觀非常相似,都是呈淡黃色顆粒狀,肉眼幾乎看不出有什么差別。
生產線上的一名負責人介紹,這種價格相對便宜的明膠,大部分來自是河北衡水和江西等地。用來加工藥用膠囊能夠大大降低成本。
記者隨后在河北衡水市阜城縣學洋明膠蛋白廠了解到,他們去年生產了一千多噸這種明膠,其中大部分都賣給了浙江新昌地區的藥用膠囊廠。
“藍礬皮” 每噸只要幾百元
學洋明膠蛋白廠的空地上,遠遠望過去像垃圾回收場,堆得像小山一樣的碎皮子,散發著刺鼻的臭味。據經理介紹,這種碎皮子是“藍礬皮”,業內俗稱“藍皮”,實際上就是從皮革廠鞣制后的皮革上面剪裁下來的下腳料,每噸只要幾百元。
原本又臟又臭的工業皮革廢料,經過生石灰浸漬膨脹、工業強酸強堿中和脫色、多次清洗等一系列工序處理后,看上去跟新鮮動物皮原料沒什么兩樣。在熬膠車間,清洗后的皮子被放入這口直徑達三四米的熬膠鍋里熬成透明膠液,再經過濃縮、凝膠、干燥、粉碎等工序,成了淡黃色的“藍皮膠”。
經理承認,這種明膠實際上就是國家明令禁止用作食品藥品原料的工業明膠,但他保證,這種工業明膠完全能夠用來生產藥用膠囊。
而另一家生產“藍礬皮”的廠家,江西省弋陽縣龜峰明膠有限公司,董事長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他們廠使用“藍礬皮”生產的工業明膠大量賣到新昌縣儒岙鎮用來加工藥用膠囊,客戶多達上百人。
“鉻”檢測 一般超標十五六倍
“藍礬皮”是工業皮革廢料,由于皮革在工業加工鞣制時使用了含鉻的鞣制劑,往往會導致鉻殘留,這種明膠的重金屬鉻的含量一般都會超標十五六倍。按《中國藥典》規定,出廠檢鉻。但是這種膠囊沒有對重金屬鉻進行檢測,就直接包裝成箱,貼上合格證出廠了。
經過檢測,華星、卓康兩家膠囊廠的藥用膠囊樣品中鉻含量超標20多倍和40多倍。
銷售廣 其中不乏大藥廠
據華星和卓康兩家膠囊廠負責人透露,這種鉻超標的藥用膠囊,除賣到一些小藥廠、保健品廠、醫院和藥店之外,還賣到了一些大藥廠。如青海格拉丹東和吉林長春海外制藥。
記者調查發現,這兩家藥廠的確都在使用浙江華星膠丸廠生產的藥用膠囊。
青海格拉丹東藥業公司總經理王應海稱,他們廠對采購的藥用膠囊都進行了嚴格把關,每一批貨進來必須經過藥檢和質量檢驗。
在吉林長春海外制藥集團公司,記者看到,僅一張化驗單上顯示該廠所用華星膠丸廠的膠囊就達2040萬粒。而檢驗人員未經檢測就在鉻的檢測項目寫上了合格的結論。
滅罪證?警方查處時工廠起火
昨天央視曝光一些不法廠商使用重金屬鉻超標的工業明膠冒充食用明膠來生產藥用膠囊的消息后,當天下午的3點鐘左右,河北省相關機構的執法人員趕到記者提到的河北學洋明膠蛋白廠現場進行執法,而蹊蹺的是當執法人員到達現場的時候,廠房車間突然起火,不過經過當地消防部門的撲救大火已經被撲滅了。
據浙江省新昌縣委宣傳部對外發布新聞,截至15日18時,新昌縣已緊急查封央視曝光涉嫌使用工業明膠制作空心膠囊的相關問題企業,公安機關已對4名企業負責人實行控制。央視、新華社
上一篇:鏖戰六天六夜 大火昨晨撲滅 下一篇: 小區突然現異味 居民擔憂有毒氣